米乐M6平台:2024中国智能座舱芯片产业报告:本土势力崛起背后的技术突围战
根据麦肯锡《全球汽车产业展望》报告,到2030年,软件定义汽车将创造1.5万亿美元市场价值,其中智能座舱占比超30%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,正引领这场变革:
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4年座舱芯片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:高通以38.7%份额领跑,但本土厂商市占率取得突破,较三年前快速增长。芯驰科技、华为海思、地平线组成的国产阵营,正通过差异化策略打开局面:
【技术路径】● 芯驰:全场景覆盖战略,X9系列实现从入门级到高端车型全覆盖● 华为:鸿蒙生态赋能,实现手机-车机-家居无缝互联● 地平线:专注AI加速,推出首款车规级Transformer芯片
【车企合作】上汽集团技术中心负责人透露:我们与芯驰联合开发的舱泊一体方案,将泊车算法时延降低至80ms。目前国产芯片已打入30余家主流车企供应链,在东风本田、广汽丰田等合资项目实现零突破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土厂商在功能安全领域取得关键突破。芯驰科技X9系列芯片通过德国TÜV莱茵ASIL-D认证,华为MDC平台获得ASPICE CL3认证,这些认证破除技术偏见,为进入高端市场铺平道路。
随着电子电气架构向中央计算演进,智能座舱正从信息孤岛转向智能中枢。行业呈现三大趋势:
波士顿咨询报告预测,到2028年,具备舱驾融合能力的芯片将占据60%市场份额。在这场升级战中,本土厂商凭借对场景的深度理解,正在改写全球智能汽车产业规则。